印度尼西亚和海洋是一体的。在印尼,无论哪个地方都贴近海洋。5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健康和受保护的海洋是国家发展和繁荣的关键。
然而,随着鱼类资源枯竭,数以吨计的塑料漂浮在曾经的原始水域,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印度尼西亚陷入了“苦海”。我在印尼东北部的渔村亲眼看到,由于附近公海上存在渔业过度捕捞,贫困在不断加剧,渔获量越来越少。我遇到的渔民不再能靠打渔谋生了,而打渔是他们唯一的生计来源。渔民也知道,从海洋中获取的资源不应超过超过我们所需的规模。实际上,我们需要降低海洋资源获取的规模,且需以可持续的方式获取海洋资源,以便恢复海洋的健康。
面对眼前的危机,印度尼西亚在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将海洋问题纳入议程。在此基础上,我与政府一起倡导建立新的国家伙伴关系,汇集资源和专业知识,协调和扩大共同的影响,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14(水下生命)。我动员了国际发展伙伴,召集了私营部门(包括通过全球契约)和联合国机构加入,以支持印度尼西亚保护海洋的旅程。我还利用了驻地协调员办公室的资源:在围绕 "蓝色健康"、"蓝色食品"、"蓝色创新 "和 "蓝色金融 "四大支柱起草行动计划的第一版中利用经济学家的技术知识;在召集国家行动者方面发挥伙伴关系官员的关键作用。此外,我还通过驻地协调员办公室的协调预算拨出催化资金,启动伙伴关系秘书处。
Caption: 2022年11月14日,在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签署了蓝色议程行动伙伴关系。从左到右依次是瓦莱丽·朱利安德(联合国驻印度尼西亚协调员)、乔迪·马哈迪(海洋和投资事务协调部负责协调海洋资源的副部长)和布莱恩·杜萨(美国国际开发署印度尼西亚环境办公室主任),他们代表12个发展伙伴出席了签字仪式。
图片来源:© 联合国驻印尼协调员办公室
正是在此背景下,28个组织——8个政府部委、8个联合国机构和12个发展伙伴——在国家蓝色议程行动伙伴关系下联合起来,各方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签署了伙伴关系,并在2022年11月14日在巴厘岛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启动。在伙伴关系下,联合国、政府和发展伙伴的代表都将有一席之地,讨论项目的规划、融资和实施,确定协同作用和互补性。这在过去大家“各自为政”,只关注自己的活动和小范围目标的模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联合国机构与处理海洋保护问题各领域的不同政府实体合作,并提供支持。例如,小规模渔业将得到粮农组织和工发组织的支持,以生态友好的方式提高渔业竞争力。教科文组织的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开发署、环境署和项目署都将帮助支持可持续海洋经济各方面的政策制定。在伙伴关系下,粮农组织、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也将参与各种技能建设举措。数百万依赖海洋而生的印度尼西亚人将从中受益。
海洋是地球宝贵资源和生命的维持者。它吸收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碳排放,缓和了气候变化;它提供了生计,促进了粮食安全。
印度尼西亚政府率先认识到惯常做法无以为继的国家之一:用行动来支持自己的言论;向渔民提供收集垃圾的钱,启动项目,提高农村沿海社区的收入并促进收入来源多元化;并通过新的立法,限制从养鱼场进入海洋的有机废物的规模。
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引进专业知识和资源是补充政府自身努力的正确做法,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让海里更多鱼,更少垃圾。
由联合国驻印度尼西亚协调员瓦莱丽·朱利安德(Valerie Julliand)执笔,经联合国发展协调办公室编辑。欲了解联合国驻印度尼西亚系统的工作成果,请前往Indonesia.un.org Indonesia.u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