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酱甜,日子更甜:支持阿塞拜疆传统农民和小企业主渡过疫情难关

阿塞拜疆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干果和果酱。果酱有樱桃、李子、梨子、桃子、覆盆子和草莓果酱,还有石榴、南瓜、玫瑰花瓣、核桃和西瓜制成的更具异国情调的果酱。
阿塞拜疆人说什么食材都能做果酱,只要加糖就行,这也不完全是玩笑话。
果酱在阿塞拜疆的文化和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新冠疫情爆发后,阿塞拜疆果酱生产链各个环节受到冲击,从农民到经销商无一不受到影响,整个社区承受社会经济损失。
为了重建得更好,联合国驻阿塞拜疆国别小组持续支持当地继续制造果酱,让果酱这一文化和经济重要象征重回桌面,保护阿塞拜疆的生命和生计。
小爱好成就大事业
疫情爆发的前一年,塔赫米娜·伊萨耶娃开始做生产和销售干果的小生意。她采用的是传统但耗时的方法——在阳光下自然晒干水果。
塔赫米娜说:“一开始,这只是我的业余爱好。生意迎来开门红,[她]的熟人成为第一批客人。”一年内,她就生产了近300公斤的干果,原材料的采集或购买都由她一人完成。
塔赫米娜回忆说:“疫情对我的生意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让自己的企业继续发展,她加入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的一个项目来获得支持。这个项目的扶持对象正是她这样的小企业主。
塔赫米娜获得了更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技术知识,同时得到了妇女资源中心的额外支持。妇女中心是由阿塞拜疆国家家庭、妇女和儿童事务委员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合作的增强妇女权能的倡议。
塔赫米娜成功了,成为所在村庄的第一个干果商业生产商。
但她的目标不仅仅是为自己赚更多钱。她还希望支持其他像她一样的妇女建立小企业,获得额外的收入。
“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商业技巧,现在我开始让其他妇女也参与进来,”塔赫米娜说。
利用新的农耕技术

对阿塞拜疆农民贾拉勒·阿拉克巴罗夫(Jalal Alakbarov)而言,水果和蔬菜也特别重要。他的家族从事农业多年,主要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作为新一代农民,贾拉勒经常努力创新,积极创收。
他是参加粮农组织的一项特别培训计划,学习如何改善农业经营,并进入更多市场,同时确保粮食和营养安全。
“我收获了种植作物和害虫控制等新经验。例如,我决定温室种植,而不是在露天田地里种植农产品。”贾拉勒说:“十年之内,农场产量和利润率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疫情爆发后,贾拉勒的生意也面临挑战。防止病毒传播的检疫措施带来冲击。人们收入减少,消费也随之减少,水果和蔬菜的市场价格下降。
“医生建议[人们]吃健康的食物,[疫情期间]多吃水果和蔬菜",贾拉勒将粮农组织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学以致用。 同时抓住机会,抵消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冲击。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伊萨·阿利耶夫是阿塞拜疆当地成功的水果和果酱生产商,擅长用草莓、梨、樱桃和茶玫瑰花瓣自制果酱。最受顾客追捧的是他的绿核桃果酱。
制作核桃酱的过程很漫长,涉及许多不同阶段的准备和细致的时间安排。 “核桃酱是我们的主打产品,”伊萨说,“过程复杂耗时,产品销售前的准备时间长达15天。”
疫情期间,消费者购买力降至仅原先的五分之一,但伊萨并没有放弃。他不认为疫情扭转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反而将其视为反思的机会。
“阿塞拜疆的传统是喝茶要配果酱,所以我们的产品肯定会再次受到追捧,”伊萨微笑着说。
塔赫米娜、贾拉勒和伊萨与粮农组织保持联系,希望做好生意,提高业绩。十多年来,粮农组织与阿塞拜疆政府和欧盟等其他伙伴,共同落实增进阿塞拜疆农业社区知识的计划。
最近,开发计划署开展类似的方案,增强阿塞拜疆蔬菜和水果种植者生计的韧性。
上述举措旨在支持阿塞拜疆迈向更加多元化和高效的经济,从而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报道借鉴了联合国驻阿塞拜疆系统以前发表的报道,经过发展协调办公室辑团队编辑。我们特别感谢联合国驻阿塞拜疆国别小组和粮农组织驻阿塞拜疆代表处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