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2月1日缅甸军方接管政权的一年以来,缅甸被卷入前所未有的人权、经济和人道主义危机之中。 危机仍在继续。全国各地近130万人流离失所。
联合国驻缅甸团队努力解决当前需求的同时,目光也投向了未来——支持青年的长期发展。
对国内流离失所者的支持和援助
对于凯因玛(Khine Mar)来说,过去一年格外艰难。为了避免冲突和不安全,他和家人不得不抛下稻田和财物,逃离家乡。凯因玛设法找到了一份医疗助理的兼职,一边照顾家庭。
新冠疫情爆发后,凯因玛失去了所有的收入来源。他在附近寻找家政工作,但需求很少。“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日子很不好过。有些组织向我们提供了食品和必需品,但旅行和出入限制下,我们也无法定期得到支持。
Caption: 妇女和孩子们围着一张桌子,看着工作人员填写表格。
图片来源:© LIFT/项目署
营地的其他居民中,凯因玛收到了65,000缅甸元(约222元)的现金支持,这是LIFT通过其合作伙伴提供的,以帮助境内流离失所者满足其最基本的食品需求或购买其他基本商品和服务,以保护自己免受新冠疫情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凯因玛说:”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这么大额的支助。它来得很及时,帮了大忙。”他用一部分钱为孩子们买食物,为孩子们做更多的营养餐。
生计和粮食安全基金(LIFT)是联合国项目署管理的多捐助方基金。项目署为缅甸各地的弱势社区提供救济、生计和复原力方案。通过扩大多用途现金转移援助、粮食援助和凭证、现金/粮食换工作计划、社会心理支持和创伤及性别暴力咨询服务,通过社会保障方案,LIFT和合作伙伴仅在2021年就援助超过13.1万人。
变革先锋:为青年赋能
22岁的吉东(Ji Taung)和泰妙昂(Htet Myat Aung)都住在缅甸最北端与中国接壤的克钦邦,两人的生活和经历却大相径庭。
过去的11年里,吉东与父母、祖父母和六个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在境内收容营地。和克钦邦数以万计的人一样,一家人在长期冲突影响下背井离乡。
一来是,吉东很难适应营地的条件。她说:“营地人太多了,让人窒息。”男女混浴的浴室、缺乏教育机会...营地的生活条件对女孩而言非常艰难。
Caption: 儿童在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的境内流离失所者营地玩耍。
图片来源:© 儿基会/2022/Nyan Zay Htet
泰妙昂从未流离失所。他家经营米店,但过去几年的日子也不轻松。
泰妙昂说:“在新冠疫情之前,我们能赚到足够的钱。但在涨价和安全威胁下,我们的生活每况愈下。”他的学习也因当前的危机被迫中断。
“这里大多数年轻人感到迷失和绝望。”
为支持克钦邦的青少年,在加拿大政府的资助下, 联合国儿基会和国际计划组织(Plan International)启动了“变革先锋”生活技能培训项目,为青少年提供为期八周的策划培训和“分享会”,主题包括生殖健康、性别平等、性别暴力,以及建立自信等软技能。
项目优先接受无法接受教育的弱势儿童。完成“变革先锋”培训的青少年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为创办小企业或在当地组织工作做好准备。
吉东和泰妙昂与其他青少年一起接受了“变革先锋”培训,在社区中作为领导同辈知识分享会的协助员。
自2021年以来,吉东一直协助为孕妇、母亲和青年开展的讨论会。
Caption: 泰妙昂从“变革先锋”项目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协助员。
图片来源:© 儿基会/2022/Nyan Zay Htet
成为协助员后,泰妙昂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营地里同龄人的生活状况。“难民营里的人都挤得满满的,没有多少空余的空间。每个家庭只有一个房间,夏天肯定热得受不了。”泰妙昂说。
这些天来,泰妙昂访问这些营地,在协助会议开展的同时,也和在营地结识的朋友叙叙旧。
“我有了为自己和他人发声的能力和勇气。”
Caption: 吉东不再害怕,敢于站出来为自己发声。
图片来源:© 儿基会/2022/Nyan Zay Htet
除了帮助同龄人和社区外,吉东和泰妙昂都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了。吉东回忆说,自己和营地的朋友曾经在学校被欺负,他们有时被称‘流民’。她说:“当时我还小,不敢站出来为自己发声。”
迄今为止,“变革先锋”项目让克钦邦的1100多名青少年和年轻人受益,700人参加了职业培训,其中117人现从事专业工作。
此报道素材来自联合国驻缅甸系统的两篇报道 (报道一和报道二),经发展协调办公室编辑。欲了解联合国驻缅甸系统的工作成果,请访问Myanmar.un.org。欲了解联合国在这一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工作成果,请访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集团主席关于发协办的报告,或观看报告摘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