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为何成为亚洲疫情新震中:全球缺乏团结精神 疫苗接种进程缓慢

联合国驻印度尼西亚最高官员称,因“全球各国缺乏团结精神”——较富裕国家囤积疫苗、疫苗接种率缓慢,导致印度尼西亚成为亚洲2019冠状病毒病的新“震中”。
联合国新闻向联合国驻印尼驻地协调员瓦莱丽·朱利安(Valerie Julliand)询问了印尼的情况,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可以从印尼的经验中学到什么。

印度尼西亚现状如何?
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一样,印尼直到最近才成功地减轻了2019冠状病毒病对健康的最恶劣影响;长期以来一直采取某种形式的保持社交距离手段。
自2020年10月在印尼任职以来,大多数同事我只在屏幕上见过,几乎完全避开了雅加达臭名昭著的交通拥堵。不过,这一疫情的非健康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过去十年里,印度尼西亚在减贫方面成果显著,但疫情的冲击导致其中一些重要成果倒退。和其他地方一样,疫情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更多地落在妇女和其他边缘化群体身上。
然而,自5月以来,这场健康危机愈加紧迫。过去一个月里,新增新冠病例数量跳涨了五倍。
7月17日,印度尼西亚每日新增感染病例比印度和巴西都多,多家新闻媒体将印尼称为亚洲新冠疫情的新“震中”。而据7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印尼死亡病例数量超过77,500人。
印尼确诊病例约300万例,总数仍远低于印度疫情爆发以来的创纪录高点3100多万例。
但是,印尼疫情现状难免被拿来和印度可怕的春季疫情加以比较。在印尼的部分地区,医院因爆满被迫拒绝接收病人,志愿者团体已经动员起来寻找氧气罐和准备棺材。
形势为何迅速恶化?

形势恶化背后有几个因素:疫情恶化主要是受传播能力强的德尔塔变异病毒的推动,整个亚太地区和许多其他国家的确诊病例数都在上升。但在更深的层面上,在这场疫情中,我们没有形成群体智慧。
在一个国家发生的疏忽不断地在其他国家上演。全球经验表明,严格执行公共卫生措施是遏制疫情爆发的关键,而这些措施必须以病毒传播的精准溯源为指导。但印度没能做到这一点。一定程度上,印尼疫情形势之所以更为严峻,也是因为在感染率仍处于高位时就允许大规模集会和旅行所导致。
最重要的一点是,疫苗接种推广速度不够快。截至7月17日,印尼2.7亿人口中,每百人中仅六人接种了两剂疫苗,老年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疫苗覆盖率较低。
印尼的疫苗供应情况已经相对较好,包括在世卫组织和儿基会等组织的支持下通过COVAX机制获得疫苗,印尼在疫苗供应方面领先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
但是,尽管联合国秘书长一再呼吁实现公平的疫苗供应,全球各国却缺少团结精神。
富裕国家囤积疫苗。印尼情况虽不乐观,却还有不少国家面临着更大的抗疫压力;低收入国家中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的人口占比只有1.1%。
印度尼西亚的疫情是否已经来到至暗时刻,还是说情况可能继续恶化?

目前的情况令人提心吊胆。印尼为应对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封锁约两个星期后,确诊病例数量才有所减少。
印尼在7月初在爪哇和巴厘岛制定了严格的出行限制措施,此后限制范围扩大,但印尼还没有像其他处于类似情况的国家那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严格的出行限制或封锁。很难说这一波疫情什么时候达峰,但确诊病例数字仍在上升。
印尼政府已承诺每天为100万人接种疫苗,同时努力将40%的不适用于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的医院床位进行改造。政府的其他干预措施包括向国内最贫穷的人分发医疗包,如此一来,症状较轻的患者就不必去医院。
这些措施都很重要。但其他国家的经验证明,全面限制出行、接种疫苗、追踪/测试接触者和治疗才是控制疫情传播的最佳方法。
联合国如何支持印度尼西亚的COVID-19应对措施?
在医疗卫生方面,联合国一直在提供技术和业务支持。联合国非常强调预防,因此我们在设备、协议和培训方面帮助提高测试能力。
迄今为止,我们通过COVAX机制促进了1620万剂疫苗运达印尼,同时协助运输。印尼由17000个岛屿组成的群岛上,冷链物流非常复杂。
我们还在沟通宣传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包括健康协议和疫苗,以及打击错误信息和破除谣言。
目前,我们也为受到疫情影响的人提供卫生健康领域以外的支持,包括就疫情的经济影响提供建议。
许多联合国机构与印度尼西亚最贫穷的人口合作。例如,为政府提供的社会保护计划和适合国情的应对灾害措施,包括确保偏远地区的人们能够获得帮助。
妇女署一直努力提高人们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疫情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更多地落在了妇女身上。印度尼西亚约三分之二的微型、小型和中型注册企业管理者是女性;而印尼和世界其他地方实施的防疫措施也导致性别暴力行为增加。
国际移民组织和难民署与地方政府合作,确保难民被纳入当地的疫苗接种计划。
儿基会支持国家努力解决2019冠状病毒病对儿童的直接和长期影响,如确保孩子们继续学习、支持社会保护,并解决儿童保护存在的问题和痛点。
全球各国能从印尼的情况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有些问题可以控制在一国之内。但病毒传播起来没有边界,也不分富国和穷国。
如果我们能在国内建起“金钟罩”,独善其身,“金钟罩”之外却是一片混乱,那么长时间内我们仍无法保证国内安全。
在我看来,这场疫情恰恰证明了环保主义者几十年来一直在争论的问题:我们在一个国家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因为全球各国共享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地球。
没有哪个环保主义者能够成功说服政府减少航空旅行。而疫情爆发后,全球航空业却陷入停滞!
疫情迫使我们开展合作,对自己的行动加以限制。直到现在,疫情一直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尽管COVAX设施一直运作良好,但全球团结有时却很缺乏。我想这是我们看到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情况的原因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听起来像陈词滥调,但在疫情下显得无比真切。疫情可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做出前所未有的改变。但问题的症结在于,在付出了如此高的代价之后,我们是否真的会把已经学到的教训付诸实践?
采访中涉及的数字是7月24日本文发表时印尼疫情的相关数据。印尼政府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印尼共有3,749,446 例确诊,112,198例死亡。
本文原载于联合国新闻。有关联合国在印度尼西亚工作的更多信息,请前往Indonesia.UN.org。欲了解联合国在这一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工作成果,请参阅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集团主席关于发协办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