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热带气旋塞罗哈(Seroja)袭击了东帝汶的首都帝力,造成41人死亡,4,000多人流离失所,身无分文。
灾难发生后,常见的救援组织自然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但其他群体才参与到救援的最前线,其中就包括当地LGBTQI群体(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性别奇异者和间性者)的成员和“彩虹”(Arcoiris)组织。他们主要建立社区厨房,为留守家庭提供餐食和饮用水。
开设社区厨房的消息迅速传开。一些妇女自愿帮忙,在更多物资送达前利用“彩虹”中心现有的食物储备。
Caption: “彩虹”和Codiva的成员准备向受龙卷风影响的家庭分发基本用品。
图片来源:© 东帝汶“彩虹”组织
阿祖(Azu)回忆说:“食物准备好了以后,就有100多个浑身是泥的人带着餐盒来为家人取餐。"阿祖“彩虹”的一员。东帝汶的官方语言之一是葡萄牙语,而Arcoiris在葡萄牙语中意为“彩虹”。
建造厨房、收集物资、分发食物,重建房屋,哪一样都不简单。阿祖说:“公交瘫痪了,我们[不得不]一大早步行来这里,晚上再回家。[我们]现在有点累了,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尽管自己面临歧视,但LGBTQI群体却对当地人抱有同情心,建立起更强大的团队,以便为有需要的人服务。
“一直以来,我们提供的支持不仅限于物资和食物,我们还传递爱,”阿祖说。“我们倾听受害者的声音,并总是回到他们身边,确保他们没事。因此,社区也更能接受我们,连自己的的家人也更接受我们。”
社区中其他成员渐渐都看到LGBTQI成员的持续支持,最近几天,阿祖和同事们发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变好了。“现在,每当我们路过并向邻居打招呼,他们会笑着回应我们,有些人甚至先向我们打招呼,叫我们的名字。”阿祖说:“这是我之前无法想象的。”
“彩虹”的成立是为了给LGBTQI群体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和服务,因为他们在工作和学校中一直面临歧视,在家里也被排斥。
热带气旋塞罗哈袭击后,“彩虹”成员意识到人们需要寝食。于是他们启动了社区厨房。厨房现在已经关闭,但他们的工作仍在继续。
Caption: “彩虹”成员装载基本物资,运送给有需要的家庭。
图片来源:© 东帝汶“彩虹”组织
“我们仍然在分发建屋子的原材料,分发食物,并探访被家庭抛弃的弱势人群。”另一“彩虹”成员卢拉指出。
“当你看到有需要的人,就不应保持沉默。只要你开始发声、倾听和[采取]行动,善意的力量就会强大起来。"
阿梅塔今年24岁,她的家被洪水摧毁了,她对支持自己的三个兄弟姐妹和母亲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彩虹”支持下,我可以重返生活,住在修好的房子里。我发现家人和邻居对前来帮助我的LBT成员的看法有了一些变化。我相信,很快他们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得到负面评价,因为他们的支持行动我们都看到眼里,他们的行动很重要。”
过去十年间,妇女署一直支持东帝汶LGBTQI群体。目前,在欧盟和联合国聚光灯倡议之下,妇女署与合作伙伴“彩虹”和GODIVA携手,在考虑到幸存者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前提下,共同为性别暴力幸存者提供更方便的援助。
"我希望LGBTQI群体不会被排除在政府下一步应对洪灾和恢复工作的受益者名单外,”阿祖说:"我们觉得这种情况仍然存在,因为许多人仍然不理解和接受我们的存在。我们心地善良,当我们向社区伸出援手时,我们的团结精神大家都有目共睹。"
联合国驻东帝汶系统出品。本文由联合国妇女署的Sylvio Bernardo执笔,原载于联合国驻东帝汶系统网站,经发展协调办公室Celine Adotevi和Paul VanDeCarr编辑。欲了解联合国在东帝汶的的工作成果,请请前往:https://timorleste.un.org/。欲了解联合国在这一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工作成果,请参阅联合国发展集团主席关于发协办的报告。
点此了解联合国自由与平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