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大力改革,加强联合国全球危机应对能力

三年过去了,疫情尚未过去,联合国改革进度如何?
可持续发展目标或许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在全球和平与繁荣方面做出的最大努力。实现可持续目标需要联合国系统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促成前所未有的合作。
为此,在2018年,联合国会员国通过了实现更强大的联合国发展系统的愿景,核心是重振驻地协调员和联合国团队的制度。
三年后的今天,改革愿景逐渐成为现实,马不停蹄。2019冠状病毒病(“新冠疫情”)不仅是对联合国改革的压力测试;也加速了新一代联合国国别小组的出现。
一份新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改革是如何为人类和地球带来影响。报告通过五大工作领域“支柱”来显示联合国发展系统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新冠疫情的应对和恢复工作。
支柱一:健康第一
联合国系统动员起来应对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经验对新冠疫情应对工作而言可谓宝贵,在新冠肺炎相关急性护理需求急剧上升的情况下,联合国当时的支持帮助各国维持基本医疗服务。

例如,联合国驻科威特国别小组为弱势群体和工人提供了近24,000个食品篮,50,000个口罩,20,000个外科口罩,40,000个手套,以及为残疾人家庭提供了3,100份宣传刊物。
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的其他健康需求仍需得到解决。联合国驻各地的国别小组为1.42亿妇女提供了孕产妇医疗服务,为7300万儿童提供了疫苗接种,为4800万儿童提供了营养方案。
支柱二 :保护人民
新冠疫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但也对几乎所有其他领域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国别小组在全球每个角落动员起来,支持各国政府在疫情期间维持必须服务,从而尽量减少陷入贫困的人数,并帮助人们在危机退去后恢复正常生活。
例如,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儿童(2.63亿儿童)接受了联合国支持的远程或居家学习。
联合国驻印度国别小组在解决印度性别暴力方面的投资增加了500%,性别暴力在大流行病期间激增。
在上述领域和其他生活领域,国别小组努力工作,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疫情的连带影响。
支柱三:经济对策和恢复
新冠疫情对以下经济领域的冲击最大:中小型企业、农场工人、自由职业者、日薪族、非正规雇员、难民和移民工人。
部分联合国国别小组专注保护工人和受影响严重的经济部门。2020年,各国别小组为130万以上正规雇员和58万以上非正规雇员,以及约37.5万家公司提供支持,大多是微型、小型或中型企业。国别小组还向470万从事食品供应的员工提供了支持。
国别小组的工作成果包括支持墨西哥的全民失业保险,危地马拉农工业和技能培训,以及伊朗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数字技术以加强社会安全保障。
支柱四:宏观经济对策和多边合作
新冠疫情引发了90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如此规模的大灾难需有同等规模的应对措施。对联合国来说,这意味着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并支持针对疫情的综合宏观经济对策。

在佛得角、莱索托和蒙古等国,国别小组制定了社会经济应对计划,支持各国制定新冠疫情融资应对措施。
在世界各地,众多国别小组支持新冠疫情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为政府政策提供信息。例如,在此类评估的启发下,53个国家实施了社会经济政策,50个国家实施了社会保护政策,47个国家实施了妇女赋权政策。
这项工作以技术和政策为导向,但结果都以人为本——帮助各国能够更好地解决部分最弱势居民的需求。
支柱五:社会凝聚力和社区复原力
疫情让全球各地的社会变得紧张,放大了现有的断层,并产生了新的断层。

为此,国别小组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技术领导下,帮助雇主和商业组织以及工会进行了1000多次全国性和500多次次全国性的对话,讨论如何应对疫情以及家庭暴力、种族主义、仇外心理、污名和其他形式的歧视的增加,以及如何预防和补救侵犯人权的行为。
受益者包括近3000名雇主和商业组织,以及300多个工会。
此外,国别小组还向25000多个社区和民间社会组织提供了支持,其中包括2800个关注原住民的组织;7200个关注青年的组织,以及2700个关注脆弱环境的组织。
未来愿景
疫情持续在世界各地蔓延。与此同时,联合国发展系统正一步步在各国壮大起来。无论前路多么坎坷,联合国将尽最大努力实现《联合国宪章》中阐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强调的“更和平,更自由”的愿景。
此报道由发展协调办公室的保罗·范德卡(Paul VanDeCarr)执笔,发展协调办公室出品。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集团主席关于发协办的报告。